fbpx
分享

从藏经洞穿越时光隧道——对话谢晓泽

 

 
▲硅谷看世界对话斯坦福教授谢晓泽
1966年出生于广东,1988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放弃建筑,转向绘画;1991年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赴美,1996年获北德克萨斯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美术硕士学位。丁丁电视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参与由斯坦福大学艺术系、清华大学文创学院、美国敦煌基金会组织的,清桥中美文化论坛系列活动——《谢晓泽和他的藏经洞》2017夏天,教授受邀美国敦煌基金会参加艺术家驻地计划,成为计划中首位驻地艺术家(Artist-in-Residence)。入驻敦煌研究院进行研究与创作。这个计划并没有具体的主题:当代艺术家来到这里,去与古代的艺术家接触、碰撞,在体验中产生灵感。谢晓泽从古代的图书入手、延伸到现代的报纸、图书、网络媒介作品的主线是“通过承载记忆和历史的媒介,来探讨历史记忆的主题”
谢晓泽与藏经洞|敦煌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敦煌大多以佛教经典为依据,而佛教世界往往摄取现实生活为素材是现实世界的反射。敦煌莫高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藏经洞也是在上个世纪初才被人发现。这上千年中创造处的敦煌艺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也展现了千年之中丰富的文化。在谢晓泽教授眼中,敦煌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如此复杂庞大的文化、艺术系统中,如何找到一个点、一个面,和谢教授的创作结合起来,成为他的第一个难题。在敦煌工作室内部待了两个多星期,这十几米的长卷,都是关于对藏经洞的想象。谢晓泽说:“这幅长卷综合了我学习过程中的笔记、我引用的藏经洞中的经文或艺术品的片段、我根据藏经洞的历史产生构思的三维装置的草图,这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可能不是一个成品,他只是我一个学习、体验、构思的一个过程。这幅水墨作品本身综合了图表、白描、书法,历史文件、佛教经典、佛教宇宙观这些内容,它本身除了是一个多种形式的雕塑或装置的草图之外,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作品。”文字、平面图、剖面图、轴侧图和引用的文献中的图像被封存了九百多年的藏经洞在谢晓泽眼中是记忆的延长和时间胶囊,是塑封住历史和艺术的化石。这个不到九平米的房间,曾经被一摞摞书卷堆满,而如今,面对被“洗劫”的藏经洞,谢教授只得依靠壁画和其他文字记录,组织成对藏经洞的无限遐想……谢晓泽与丹佛艺术博物馆| 丹佛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世纪90年代,它的馆藏丰富,具备很高的艺术品位它收藏汉代的陶器、唐朝的唐三彩,还有齐白石、张大千等艺术家的真迹。2017年12月3日至2018年7月8日,在丹佛美术馆进行的《注视》系列展览谢晓泽是这个展览系列的第一个艺术家,展览名是:“注视:谢晓泽(Eyes On: Xiaoze Xie)”展览由两部分组成:独立空间中展示的【图书馆系列绘画】和一个影像作品,都与图书馆有关。
谢晓泽与《中国图书馆》系列|将图书馆中的图书、和一对对档案材料作为绘画对象,是谢晓泽常年艺术创作中摸索出的属于个人的独特艺术语言。他的《中国图书馆》系列画作尤为著名。谢晓泽说:“你提到的“经过多少人的手”,实际就是隐喻了时间留下的痕迹、记忆和它的磨损。这些书是承载着内容的物体:有可能是重要的思想或历史资料,也许又是陈腐的、没有用的纸堆。 我所感兴趣的是他留下来废墟一般的的形态。它们在图书馆中堆出来是什么,我就截取他的一个局部。与以往的静物画方式不同,我不会去摆放它们成为我想要的形态,即使有残损的书页掉落,我也会如是描绘出来。”谢晓泽与报纸|从1998年开始,谢晓泽尝试将报纸作为绘画内容,这些报纸犹如静物一般,看不到它具体的内容。这之中有中文报纸、也有英文报纸。金属架上水波纹一样的倒影,与时间、与冥想性的东西有关。谢晓泽说:“我17岁上了清华建筑系。那个年代,我特别的理想主义,认为建筑系束缚太多,设计过程中要做许多折中和协调。那构思过程中很多好的想法,在改的过程中就没了棱角。因此我特别渴望更自由的创作方式。学建筑时的训练很严酷,精致的习惯已经融入我的血液里。”
 

 

 

 

 

 

 

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